濮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来源:河南省地震局 责任编辑:王磊 时间:2023-01-09 15:43:3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濮政文〔2015〕49号          签发人:赵瑞东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全面提升防震减灾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2155号)《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濮政〔202116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地震灾害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濮阳市防震减灾综合工作连续保持全国先进、全省第一,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参加全国评比连续获得先进位次,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先后被中国地震局和中国科协命名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基本实现规划目标任务。

1坚持强基固本,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建成濮阳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完成一县一台建设任务,地震监控能力达到1.5级,地震监测效能显著提升。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基本完成。震情监视跟踪和分析研判、异常落实快速有效,三网一员体系不断完善。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取得多项科研创新成果。

2.强化服务管理,地震灾害防御基础进一步夯实。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新建建设工程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全面贯彻实施《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地震安全基础探测工作稳步推进,地震影响小区划、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基本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卓有成效,农村新建房屋抗震能力明显提高。

3.加强应急防范,应急响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实现国家、省、市、县互联互通。坚持防大震、抗大灾,地震应急准备充分,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壮大。地震应急演练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援队伍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较大提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展迅速,达到国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标准。

4.深化科普教育,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示范创建成效显著,濮阳县、范县成功创建河南省防震减灾示范县,中原油田成功创建河南省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全市创建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3个,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国家级17个、省级23个,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国家级3所、省级32所、市级63所。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组织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国际减灾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各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报道,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党校教学计划,社会公众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和防震减灾意识明显增强。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进入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济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濮阳强支撑、增动能、快冲刺、提能级,加快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走在全省前列的重要五年,人民群众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下大力气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能力。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新任务。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完善机制,推动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注入新动能。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建筑物减隔震、绿色震源、光纤地震监测等新技术和地震预警、地震情景构建等创新产品不断推广应用,为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市地处华北地震区中部,境内分布有聊兰断裂、黄河断裂、长垣断裂、安阳南清丰断裂、固城梁庄断裂、磁县大名断裂,历史上发生过6.5级破坏性地震,存在着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是近年来全省地震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我市处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内,全市区域属于7度以上高烈度区,近三分之二处于8度区。我市人口稠密,小震致灾,大震巨灾特征突出。未来5年我市震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潜在的地震灾害风险。同时,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存在短板和弱项。地震监测站网密度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不强,智能化程度不高,地震科技支撑不足,地震预报领域等关键核心技术仍未突破。地震预警等防震减灾新兴服务领域亟需规范,地震短临预报能力与社会期望差距较大,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不足;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与国家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建设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不足,次生衍生灾害防范能力不强,应急响应保障能力亟待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不足。地震灾害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城市风险高、农村设防弱的抗震设防状况亟待改善,风险隐患底数尚未摸清,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落实不够到位;防震减灾科普覆盖面不够。全社会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自救互救、应急避险能力不足;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不完善,公共服务创新不够、满意度不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提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努力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精准施策。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为实现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预防为主、降低风险。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服务下沉、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聚焦制约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坚持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健全开放合作、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三)主要目标

2025年,初步形成监测智能、防治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显著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本业务、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基本建成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明显提升地震灾害防御水平,地震灾害风险对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降低,突发地震事件应急能力显著提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效明显,逐步迈进全国全省先进行列。

(四)主要指标

十四五主要量化指标

序号

类别

指标内容

预期值

1

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地震监测能力

在全市达到1.0级,初步实现非天然地震自动定性分类。

2

地震速报时效

1分钟内自动速报,7分钟内正式速报。

3

地震预警发布时效

震后510秒。

4

地震预警公众覆盖率

不低于80%

5

地震预测预报

震后30分钟内判定震后趋势,年度地震预测预报指标超过10项,初步实现我市概率预报。

6

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

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成率

市抗震救灾应急(防震抗震)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县(区)达到100%

7

地震应急响应时效

震后30分钟内与灾区指挥中心联通,72小时内实现自我保障能力。12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初步救助,24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8

通信保障能力

公网通信中断24小时内临时应急通信重点保障率达到100%

9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量

不少于5个。

10

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率

应评工程的100%

11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完成量

6个县(区)。

12

活断层探测完成量

100%。

13

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覆盖面积

黄河流域(濮阳段)全部完成。

14

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改造完成量

城市不少于1万户。

农村不少于1万户。

15

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

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基础上提高一档取值。

16

公共服务

水平

政府行业满意度

80分。

17

社会公众满意度

80分。

18

面向公众服务事项

不少于2项。

19

面向行业的专业服务事项

不少于2项。

20

面向政府的决策服务事项

不少于2项。

21

公民具备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比例

达到20%

22

防震减灾

科学素养

科普阵地建设

建设12处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

23

防震减灾示范单位创建量

新认定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不少于5所。

24

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

达到90%以上。

25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辅导员、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培训率

达到8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1.开展黄河流域(濮阳段)地震灾害风险治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配合省地震局对穿越黄河的主要断裂开展地震构造环境探测,建立沉积层结构模型,查清房屋设施抗震能力和地震灾害隐患基本情况,完成聊兰断裂三维空间探测。完成黄河流域房屋承灾体抽样详查,编制15万活动断裂避让区划图,分期分类治理建筑工程地震安全隐患,推进地震灾害风险精准治理。建设黄河流域(濮阳段)地震灾害重点隐患数据库、地震成灾过程关键模型库,编制大比例尺活动断层分布图、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活动断层避让区划图、房屋加固优先级区划图,构建地震与地质灾害全过程模拟与风险评估系统,实现地震灾害风险动态评估。

2.强化抗震设防管理。深化地震安全性评价放管服改革,明确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全过程监管,构建权责明晰、科学有效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体系。推动开发区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落实一般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标准,重大工程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较大提升,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和重大工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技术,建立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有效管控各类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

3.提升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完善全市地震应急响应保障预案体系,定期开展应急响应保障演练。建立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强化区域协作联动。开展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完善地震应急响应技术系统,实现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应急产品精准产出。制定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对规划建设、维护管理、应急启用、监督检查等作出规定。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做好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统筹使用工作,保障防大震、救大灾基本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快速响应能力,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4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改造提升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观测设备,增加和完善观测手段。夯实地震监测基础,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加密测震和地球物理观测点建设,实现测震站点间距离小于30千米,满足地震监测需求。完善站网运行维护与质量体系,确保台网长期稳定运行,产出连续、可靠的观测数据。完善震情流动监测系统,配齐市(县)装备,提高配备水平。推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能力,为政府、单位、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地震活动信息、应急避险提供信息服务。

5提升地震预测水平。加强重点区域震情跟踪及预测研究,开展地震预测过程气象因子特征性研究,探索开展地震数值概率预测研究。利用中原油田勘探废弃井资源和地球物理勘探资料,改造12口地震监测观测井,探索开展深井地震观测研究。完善震情会商机制,推进地震预测预报业务流程化、标准化,加强震情监视跟踪和分析研判,监测预测多路探索,推进震情研判快速化、实用化,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测预报;加强观测异常核实,强化地震安保服务。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开展新时代群测群防工作,加强短临预报实践,力争取得减灾实效。

(三)提升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6.实施人才强业战略。人才资源是防震减灾事业的第一资源,根据我市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和人才结构现状,立足防震减灾工作需要,建强科技人才队伍,引进地质、地球物理、仪器仪表等专业人才,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政策,重点培养核心管理人才、高素质业务骨干,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濮阳市地震预测与灾害防御研究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创新运行管理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深化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合作,共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提升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

(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7.强化地震应急保障决策服务。统筹加强震前防御、震时响应和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的决策服务。重点加强震后趋势判定、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及时提供地震烈度评定、震情灾情及气象信息,为应急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推广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成果,提出规避、降低、转移地震灾害风险对策与措施。 

8.丰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推出一批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面向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重要活动,提供地震安全保障等专项服务。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速报、预警信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服务,编制《防震减灾宣传手册》、应用科普微视频、“APP”(含小程序、游戏)及创意类科普作品,满足不同人群对防震减灾科普产品的需求。

9.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推动防震减灾智慧服务精准化,建设供需对接、便捷智能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产品清单。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全行业全过程公共服务业务支撑。创新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和评估评价机制,推动多元供给,引进社会力量,培育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市场。

10.完善濮阳防震防灾科普体验中心功能。市财政给予经费支持,保障正常运转,发挥科普宣传作用。

(五)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

11.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各级防震减灾议事协调机构和机制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地震灾害治理新格局。深化地震机构改革,理顺市、县级防震减灾职能,明确市、县级应急部门防震减灾职责。加强市、县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地震安全风险防范融入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完善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引导和规范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12.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依据防震减灾有关法律、条例及办法,推进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加强国家、省防震减灾标准宣传贯彻,推进工作规范化。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地震行政执法全面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开展防震减灾普法活动,增强社会各界法治意识。落实权责清单制度,依法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和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

(六)提升防震减灾信息化水平

13.建设数据汇集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与防震减灾业务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提升地震业务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依托省政务云等信息化资源,推进防震减灾共建共治共享。落实地震信息化工程任务,完善地震信息化基础设施,依托省防震减灾大数据云中心,实现防震减灾业务集约化管理。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加强数据共享、协作联动、协同服务等信息化建设,提高防震减灾信息化水平。

(七)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

14.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坚持软、硬件并重,构建功能完备的科普传播平台和科普产品体系。弘扬防震减灾文化,建设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标准化建设。创新传播方式,加强重点时段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四、重大项目

(一)地震监测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濮阳市地震预警信息服务中心。建设1个市级信息发布中心、49个观测站、14个地震预警终端,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建立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在国家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与我市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信息传播设施联接,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面向高铁、学校、危险化学品、燃气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地震预警定制化服务,不断拓展地震预警应用范围。

(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2.实施全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开展全市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与风险源,摸清全市地震灾害风险底数。推进地震工程场地探测,县级行政区域完成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探查。建立加固工程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抗震设防信息数据库,编制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建设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平台。构建地震应急处置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城市地震灾害风险智慧化管理一张图,在8度抗震设防区探索构建地震灾害情景模拟系统。开展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评估和排查,编制县级地震灾害重点隐患分布图;编制市、县级地震风险区划图和地震风险防治区划图。

3.完成活动断层探测项目。夯实地震活动断层探察、风险隐患调查以及灾害风险评估、区划等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基础。完成后续投资,编制完成125万地震构造图和15万活动断层分布图,建立濮阳市活断层探测信息管理系统,探测数据整理入库,与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抗震设防、应急救灾有效衔接,并提供科学依据。

(三)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4.建设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利用城市绿地、公园、广场建设12处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作为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创建5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标准化学校,配备VR地震避险演练、地震体验平台等设施设备,提升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深化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辅导员、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业务培训,培训率达到80%以上。

5.完善应急避难场所。按照应急避难场所国家标准和省建设规范,提升现有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市城区内新建12I类应急避难场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完善目标导向管理机制,明确规划约束性指标、工作责任和实施进度,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相关部门和行业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落实,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法治保障

全面落实防震减灾法定职责,各级政府要定期向本级人大汇报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防震减灾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断提升防震减灾依法治理水平。

(三)健全投入机制

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相适应的各级财政投入机制,将防震减灾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化投入结构,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防震减灾经费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拓宽经费投入渠道,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大防震减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四)强化队伍建设

畅通人才交流、培养、合作、引进渠道,建立灵活开放的人才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立健全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处置等内容为重点的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五)完善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评估机制,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加强过程管理,跟踪规划实施进展,分阶段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化评估结果应用,提高规划实施成效。



(责任校对:刘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