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来源:河南省地震局 责任编辑:刘臻 时间:2023-03-30 09:08:2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 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防灾减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做好抗击重 大自然灾害准备,全面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地 震灾害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 减灾条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河南 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河南省 “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处在晋陕豫三省交界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能源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和科研开发基地,是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城市,中心城区面积已增加到2229平方公里。从地质构造特征来看,洛阳市位于太行山隆起、豫西隆起、开封坳陷、汾渭断陷带包围中,洛阳盆地为东西向分布的山间断陷盆地,地质演化历史长期而复杂。

洛阳位于许淮地震带西段,公元前1767年偃师发生6级地震,公元前519年8月8日洛阳发生5 级地震,公元1303年9月25日山西洪洞发生8级地震,公元1556年2月2日陕西华县发生8 级地震,前两次地震发生在洛阳盆地,后两次巨震发生在汾渭断陷带,4次地震给洛阳造成的破坏烈度达到Ⅶ度。洛阳目前探明的断裂主要有石陵-白鹤断裂、偃师断裂、新安-郏县断裂、洛河断裂。历史地震和活断层探测结果表明,洛阳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十三五”期间,以《洛阳市“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为引领,提升了地震监测预警、城乡抗震设防、应急救援等能力,推进了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强化了科技、信息、人才三大支撑,围绕地震监测台网、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城市区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分析、全民防震减灾素质提升示范工程建设,顺应机构改革趋势,实现了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成果

1.地震监测能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市“一县一台”项目取得较好成绩,新建8个地震监测台站,“一市一中心”项目完成了张衡地震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测震、前兆监测台网,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2.0级, 12分钟内能够完成地震速报,地震监测效能显著提升。积极推进震情跟踪、会商研判、异常落实及预测预报意见处理机制改革,开展震后趋势快速判定的探索性研究,提升了地震监测预测预报能力。

2.震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

开展了洛阳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地质构造 环境探测工作有序进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设防宣传、技术服务、工匠培训等工作成效显著。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明显加快,城乡居民防震减灾意识得到提升。

3.应急救援能力成效显著

洛阳市修订了地震应急预案,利用“5.12”国家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段,开展地震系统应急联合演练和应急救援队伍专项演练,组织学校、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性场所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应急处置实战能力。依托市应急救援中心成立了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切实提高地震应急救援专业能力。积极实施应急避险避难场所项目建设,已建有应急避难场所共79所,其中国家Ⅱ类避险避难场所1个。建立灾情速报与地震志愿者队伍,目前在库人数为2851人,为全市地震应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在地震监测、震灾预防、应急救援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防震减灾整体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地震灾害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

1.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存在差距

我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公众服务基础薄弱,能够有效利用的测震台站数量相对偏少且分布不均匀;分析预报方法较为传统,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提升;预报成果产出缺乏基础支撑;缺少行业学术领军人才。

2.城乡整体抗震防御能力薄弱

地震安全基础工作发展不均衡,不能满足国家“地下清楚”的总体要求,不能满足“以防为主”的基本需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推进缓慢,抗震设防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推广刚刚起步。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待进一步完善。

3.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

县(区)防震减灾指挥机构尚不健全。部门、区域应急联动能力亟待增强。缺乏地震应急救援专业训练基地,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有待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4.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仍需加强

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深度广度不够,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率不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有待加强,防震避险、自救互救技能有待提高。宣传载体、作品创作、阵地建设等方面创新不够,新媒体应用不够广泛,缺乏喜闻乐见的防震减灾文艺作品。

5.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不充分

信息化引领作用和科学技术基础支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地震信息产出、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信息处理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尚未形成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

(三)需求分析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国家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防震减灾工作已经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体系建设,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1.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

洛阳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体制机制焕发新活力,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文旅融合进入新境界,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要实现这个总体目标,就应当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水平,构建完善的防震减灾体系,为洛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2.公共服务提出新挑战

汶川、玉树地震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人 民群众对地震的危害认识更加清楚,对地震信息获取更加迫切, 对掌握地震的自救互救技能更加期盼。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建立 惠及公众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 能,实现服务均等化成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

3.创新发展提出新课题

加快构建地震数据应用体系,加强地震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将地震科技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防震减灾工作的创新力,进一步聚焦地震科技的社会公益方向,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引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坚持走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道路,以建设副中心城市、创建国家减灾示范城市为统揽,以服务都市区建设为引领,健全洛阳防震减灾工作体系。着力提升地震监测预报、地震风险防治、地震应急救援、科技创新支撑、科普宣传教育水平,推动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地震灾害综合防范和公共服务能力,为全面推进建设副中心城市建设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支撑。

防震减灾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排查洛阳市地震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提高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聚焦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体系。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素质进一步提升,“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的能力不断增强,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水平有较大提升。

(一)提升地震灾害防治能力

完成洛阳城市区地震活断层探查与地震危险性分析第二阶段任务;做好地震风险普查,完成全国第一次灾害风险普查任务;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率达100%;全市新、改、扩建工程达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做好洛阳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服务企业发展,为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地震监测台网布局合理,监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1.0级,初步实现非天然地震自动定性分类;震后1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自动速报,10分钟内正式速报;地震预警发布时效为震后1分钟;地震预警公众覆盖率不低于80%。

(三)增强地震应急响应能力

完善洛阳市地震应急预案,做好市防震抗震指挥部成员单位、县(区)政府地震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各级各类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实现常态化;震后30分钟内与灾区现场指挥中心联通,72小时内实现自我保障能力;12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初步救助,24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公网通信中断24小时内临时应急通信重点保障率达到100%;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更加完备、救援力量、资金、物资装备、技术支撑等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表1 洛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具体指标

序号

类别

指标内容及预期值

1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率达100%

2

新建建筑物抗震设防达标率城市区为100%

3

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地震监测台网布局合理,监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

4

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1.0级

5

震后1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自动速报

6

震后10分钟内正式速报

7

地震预警公众覆盖率不低于80%

8

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

市政府、县(区)政府、市防震抗震指挥部成员单位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成率达100%

9

震后30分钟内与灾区指挥中心联通,72小时内实现自我保障能力

10

12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初步救助,24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11

公网通信中断24小时内临时应急通信重点保障率达到100%

12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更加完备、救援力量、资金、物资装备、技术支撑等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地震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健全地震应急管理领导体制。全面加强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地震应急组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构建和完善协调联动、科学救援、保障有力的地震应急管理领导体制。

完善地震应急组织体系。推进市、县(区)防震抗震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建设,强化地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深化地震机构改革,理顺市、县(区)防震减灾职能,明确市级、县(区)级应急管理部门防震减灾职责;加强辖区内各级政府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地震安全风险防范融入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完善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引导和规范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优化整合应急指挥体系。完善防震减灾指挥部职能,搭建权威高效、扁平化的地震应急指挥架构;根据地震灾害情况,设立现场指挥部,完善现场指挥部职能,实现前后方的协同应对与信息互通;完善市、县(区)两级应急指挥功能,加快完善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权威高效的综合应急指挥体系,发挥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优势,整合运用各涉灾部门数据,完善应急指挥信息数据库,形成全市应急指挥系统“一张网”;做好防震减灾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更新,为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指挥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持。

(二)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调查地震风险底数。以洛阳市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契机,开展全市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掌握全市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开展城市区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和风险源;建立全市人口、房屋建筑等风险点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数据库,开展城市区地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综合风险分析,编制全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在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中能够根据准确的基础信息数据得出相对精确的伤亡和损失,并实施快速、科学、有效、精准救援。

加强建筑抗震设防管理。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明确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全过程监管,构建权责明晰、科学有效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体系;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增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力度,新、改、扩建工程必须满足抗震设防标准,强化基础设施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加强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在推广应用中的技术指导工作;按照一般建设工程、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农居工程分类推进抗震设防要求的落实;建立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有效管控各类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

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根据河南省《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DB41/T 1754-2019),进一步完善全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认定、管理、监督、检查和保障工作机制,做好各类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行维护、管理和保障工作。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之中。在完成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人口和经济社会情况,科学合理设计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划,拓展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场馆、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能力,并积极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实现紧急状态下人员的快速就近疏散。

(三)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提升地震监测能力。构建“地震灾害链”全链条监测体系,进一步优化地震观测站网,完成基准站布局调整与建设,推进基本站建设与完善,满足地震灾害风险防范需求,着力提升全市地震灾害监测能力,提高地震监测水平和定位精度,有效支撑地质灾害处置和抗震救灾工作;加强辖区及周边地震快速测定、自动分析、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自动化、一体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综合地震监测体系;健全监测系统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站网运行维护与保障体系,实现地震数据质量实时跟踪控制,保障监测业务高质量运行。

(四)提升地震应急服务保障能力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对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等应急救援力量的培训,提升洛阳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地震紧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及各项救援措施。建立基层防震减灾应急救援队伍,依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日常管理和培训,形成广泛参与的社会动员机制。加强地震现场调查队伍建设,调查队伍应满足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需要。

健全地震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督促指导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强抗震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做好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统筹使用工作,保障“防大震、救大灾”基本需要。依托洛阳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地震应急物资目录,加强地震现场流动监测,现场通信,灾害评估等工作,强化重点地区地震应急物资和现场工作人员装备保障。

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演练体系。加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市-县-乡三级地震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推动预案数字化建设,实现应急预案电子化全覆盖。探索以情景构建方法为基础编制完善地震巨灾应对预案。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方法和标准,常态化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提升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立足洛阳实际情况,将地震应急指挥系统融入市应急指挥中心,依托现有的指挥体系,将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延伸到乡镇(街道办事处)。构建洛阳市防震减灾综合管理系统,可视化呈现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信息和应急处置流程。加强余震监测和震后趋势预测,防范地震次生衍生灾害。加强地震现场应急救援队伍技术装备和能力建设,提高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水平。建立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提升灾情速报、趋势判定、灾情动态信息汇集与发布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快速响应能力,为地震快速辅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创新地震服务产品。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地震领域的深入应用,提升地震业务系统的泛在感知能力、分析研判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以及精准服务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在地震领域的引领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推出一批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速报、预警信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服务。

拓展地震服务领域。建设“智慧地震”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公共服务产品,实现市级、县(区)级政府决策类服务全覆盖,地震速报、强震预警等公益性信息覆盖率达到80%,对重点行业提供个性化定制的防震减灾服务,基本建成智能普惠的信息服务业务体系。

开展地震科普宣传。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学校创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网络教育平台等建设;实施“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加强安全教育场馆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覆盖和辐射能力,优化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分布,实现“一县(区)一基地”目标;推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各级各类科技场所(馆)、应急(安全)体验馆和乡村文化礼堂,引导各类公园景区等增加防震减灾科普功能;做好防灾减灾日等重点时段的科普宣传,持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

五、重点项目

(一)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提升工程

全面调查全市地震灾害致灾信息,结合人口、房屋、基础设施、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及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编制洛阳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图。建设全市地震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和调查评估信息化系统,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提供支撑。

开展黄河流域(洛阳段)地震灾害风险治理。完成辖区内黄河流域城乡房屋承灾体抽样详查。分期分段分类治理建筑工程地震安全隐患,推进地震灾害风险精准治理。建立黄河流域(洛阳段)地震灾害重点隐患数据库、地震成灾过程关键模型库,构建地震与地质灾害全过程模拟与风险评估系统,实现地震灾害风险动态评估。

全市大中小型水库、大中型淤地坝、尾矿库大坝存在一定的风险,应当依据现行有关规定规范,配备大坝形变专业监测设备,建立专门地震监测站网,运用地震监测技术实现库坝全天候监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完善地震监测台网

全面提升地震监测服务防震减灾的能力,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1.5级,定位精度优于5km;震后1分钟内向社会发布地震速报信息。

落实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设规范,做好市县地震预警台站运维管理。落实河南省地震台网规划,加快建设非天然地震专用测震监测站,提高非天然地震事件的监控预警能力。

加强“一县一台”运行维护管理,保证孟津区、新安县、伊川县、洛宁县微观前兆观测台和偃师区、宜阳县、嵩县、栾川县测震台的观测质量,发挥张衡地震台区域中心作用,提升张衡地震台运行水平,提高监测能力。

(三)推进洛阳市活断层探测工程

长期的地震科学研究表明,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位 于城市之下的活断层突然快速错动所导致的直下型地震引起的。 活断层决定着多数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位置,对强地震地面运动具 有复杂影响。

积极推进洛阳城市区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分析第二阶 段工作,将成果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工程选址中,为城市工程建设 有效避让活断层提供科学依据。

(四)全民防震减灾素质提升工程

持续开展“5.12”、“7.28”等防震减灾主题宣传活动,依托辖区科技馆等场所为宣传平台,开展防震减灾相关主题展览。推进相关展厅更新,更加清晰详细地展示地震灾害发生过程以及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每年组织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包括地震逃生演习、应急避难场所平灾转换、急救技巧培训等,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整体素质。

(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依托政务云平台引领作用,整合各类地震业务数据流,深化防震减灾专业数据和社会数据关联分析、融合利用。建立集地震速报、预警信息发布、地震风险信息、科普产品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防震减灾供需对接、便捷智能、智慧服务更加精准。

完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拓展地震预警应用范围,实现面向轨道交通、矿山、危化、燃气等重点企业的地震预警定制化服务和地震烈度速报信息服务;利用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渠道,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防震减灾事业的领导,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政府公共安全的重要议事日程;压实市、县(区)防震减灾工作责任,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增强市级防震减灾机构对县(区)防震减灾机构的指导,发挥县(区)防震减灾机构的基础性作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健全防震减灾地方体系,不断提高防震减灾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防震减灾资金投入、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社会动员和人才培养机制。完善防震减灾绩效评估、考核、奖惩制度,推进防震减灾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

(三)加强监督管理,强化评估跟踪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 规定,政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主体,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 平、财力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将防震减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与跟踪机制,对规划目标完成情况、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适时开展规划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推动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责任校对: 刘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