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来源:河南省地震局 责任编辑:孙卓 时间:2023-09-07 14:21:5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全面提升防震减灾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国家、省防震减灾工作部署要求,大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地震灾害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防震减灾工作融入“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新时代防震减灾现代化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完成“一县一台”和“一市一中心”项目建设,构建了测震、形变等地震监测网络,全市地震监控能力达到1.5级;建成市级地震观测数据汇聚节点,实现测震、形变等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市级汇聚和入库;完成地震应急指挥和震情视频会商室项目建设,服务应用于震情会商、应急响应、业务培训等;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新乡台网)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我市辖区18个预警台站建设任务。新乡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成效显著。开展了市区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明确了我市城区六条主要断层的分布和危险性,并将成果应用于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城市发展规划1个县开展了地震小区划;全面实施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基本到位。应急响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立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成市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地震应急演练实现常态化。地震灾害治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深入推进地震机构改革,完善防震抗震和抗震救灾指挥体系,调整防震减灾机构和职能职责。防震减灾科学普及进一步深化。创建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其中省级示范学校16市级示范学校32,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建成了一批国家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认定辉县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乡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攻坚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强烈,需要下大力气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新任务。“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完善机制,推动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注入新动力。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建筑物减隔震、绿色震源、光纤地震监测等新技术地震预警、地震情景构建等创新产品不断推广应用,为深化开放合作、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我市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灾害风险高,历史上我市及周边地区发生过多次6级以上地震,连续多年被国务院划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震情形势复杂严峻。所有乡镇(街道)均处于7度以上抗震设防区,8度以上设防的乡镇(街道)占比66.2%

近年,我市辖区内没有发生有感地震,虽然地震活动水平整体较弱,但太行山前地震带小震活动较频繁,依然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密切跟踪区域震情发展趋势的紧迫性没有降低。同时,我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仍存在短板和弱项。地震监测站网密度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不强、智能化程度不高,应急响应保障能力较弱地震灾害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城市风险高、农村设防弱”的抗震设防状况亟待改善,风险隐患底数尚未摸清,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公众的防灾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全社会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防震减灾科普覆盖面不,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手段和渠道不够广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不完善,公共服务创新不够、满意度不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把握“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提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努力推动我市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降低风险。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聚焦制约我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健全开放合作、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

(三)主要目标

2025年,初步形成监测智能、防治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新时代新乡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显著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本业务、科技创新、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基本建成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明显提升地震灾害防御水平,地震灾害风险对全省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降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力,更多领域迈进全先进行列。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1.摸清全地震灾害风险底数。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开展全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推动县级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与风险源。依托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构建以灾害风险识别、评估、规避、降低、转移和防治效益评估为一体的地震应急处置辅助决策体系,建设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管理平台。

2.强化抗震设防管理。深化地震安全性评价“放管服”改革,明确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全过程监管,构建权责明晰、科学有效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体系。推动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估。落实一般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标准,开展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提升农居抗震水平,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建立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不断提升建筑地震安全性能。

3.提升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完善全市地震应急响应保障预案体系,定期开展应急响应保障演练。建立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强化区域协作联动。开展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完善地震应急响应技术系统,实现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应急产品精准产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做好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统筹使用工作,保障“防大震、救大灾”基本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快速响应能力,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1.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市、县协同加快建设立体地震监测系统,测震站间距小于30千米,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加快推进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项目,实现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地震预警公众覆盖率不低于80%;对接河南省地震台网建设规划,加强地球物理站建设,对聊兰断裂带太行山前断裂带和新商断裂带区域实行有效监控;完善震情流动监测系统,提高市级流动监测设备装备配备水平,配齐基本设备装备;坚持全市一盘棋,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统一信息发布渠道,为震区开展应急救援及稳定社会秩序提供支持;

2.提升地震预测水平推进地震预测预报长中短一体化,加强豫北区域、晋冀鲁豫四省联防区震情跟踪及预测研究;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震情分析指标体系,完善典型地球物理干扰库与异常库;强化信息技术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完善震情会商机制,推进地震预测预报业务流程化、标准化;加强宏微观异常核实,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开展新时代群测群防工作,力争取得减灾实效。

(三)提升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开展关键科研技术攻关,加强地震预警、震情分析指标等创新产品研发;开展地震监测站网、地震数值预测研究;推进地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学技术与防震减灾业务深度融合;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合作,共同承担重大工程科研项目,提升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与防震减灾业务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提升地震业务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依托政务云等信息化资源,推进防震减灾共建共治共享;完善地震信息化基础设施,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加强数据共享、协作联动、协同服务等信息化建设,提高防震减灾信息化水平。

)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

    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坚持软、硬件并重,构建功能完备的科普传播手段渠道。弘扬防震减灾文化,建设1处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1个包含防震减灾内容的综合性科普场馆通过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提升国民地震安全文化素养。创新传播方式,加强重点时段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1.强化地震应急保障决策服务。统筹加强震前防御、震时响应和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的决策服务。重点加强震后趋势判定、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及时提供地震烈度评定、震情灾情及气象信息,为应急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推广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成果,提出规避、降低、转移地震灾害风险对策与措施。

2.丰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推出一批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速报、预警信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服务面向桥梁、大坝等重点工程和国防建设,提供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构安全实时在线监测和健康诊断等专业服务面向国家及我省重大战略、重要活动,提供地震安全保障等专项服务。

3.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推动防震减灾智慧服务精准化,建设供需对接、便捷智能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产品清单。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全行业全过程公共服务业务支撑。创新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和评估评价机制,推动多元供给,引进社会力量,培育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市场。

)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

1.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各级防震减灾议事协调机构和机制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地震灾害治理新格局。深化地震机构改革,理顺市、县级防震减灾职能,明确市、县级应急部门防震减灾职责。加强各地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地震安全风险防范融入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完善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引导和规范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2.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根据《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和《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修订情况,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培训和落实。加强地震标准宣传贯彻。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地震行政执法全面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开展防震减灾法等普法活动,增强社会各界防震减灾法治意识。落实权责清单制度,依法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和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

四、重大项目

(一)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按照国家、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安排,有效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调查、重点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编制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有针对性地提出多层级、高水准的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措施,进一步提升区域抗震能力。推进县级政府开展城市实施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建立我市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管理系统和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估管理系统,快速科学提升我市城市规划、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和区域评估等的数据服务、数据运用及数据共享。

(二)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优化我市测震和地球物理站网布局,对接河南省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规划,落实地震台站建设任务,构建手段完备的综合监测网,持续推进地震台站标准化建设,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充分利用新乡市城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结果及现有科研成果,在汤东断裂带上布设2~3个气体地球化学观测台站,观测CO2H2Rn等断裂带气体,对我市主要断裂形成有效控制。坚持传统观测手段与新型观测手段相结合,开展多学科、多手段综合观测。加强地震现场工作队建设,升级完善流动监测设备。完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新乡台网)建设任务,建立市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和地震预警宣传系统,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

(三)防震减灾国民素质提升工程

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和普及地震知识,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学校配备地震避险演练、地震体验平台等设施设备,提升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学素养。以现有的城市绿地、公园、广场为基础,建设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利用高科技手段,建设包含防震减灾内容的综合性科普场馆,突出互动性和场景再现,让参观者获得更多的直观体验。创作一批适合不同社会群体的防震减灾作品,利用公共传媒,将防震减灾作品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

(四)地震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修订完善《新乡市地震应急预案》市防震抗震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地震应急预案达100%,切实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地震应急通讯保障能力,依托市应急指挥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远程指挥技术系统互联互通,提高地震应急反应速度和能力,确保第一时间把上级地震部署要求传达到震中地区指挥部级指挥部要具备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单元(MCU)和网络平台实现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县级指挥部需具备会议终端和网络平台,实现接收上级指挥部工作安排部署和进展情况实时报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完善目标导向管理机制,明确规划约束性指标、工作责任和实施进度,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行业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对县(市、区)指导和支持,明确规格约束性指标、工作责任和实施进度,强化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落实,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法治保障

全面落实防震减灾法定职责,县(市、区)政府要定期向本级人大汇报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防震减灾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断提升防震减灾依法治理水平。

(三)健全投入机制

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相适应的各级财政投入机制,将防震减灾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化投入结构,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级政府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防震减灾经费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拓宽经费投入渠道,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四)强化队伍建设

畅通人才交流、培养、合作、引进渠道,建立灵活开放的人才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立健全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处置等内容为重点的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五)完善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评估机制,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分阶段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化评估结果应用,提高规划实施成效。

 

 (责任校对:刘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