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动动脑,一起来答题!
来源:河南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中心(宣教中心) 时间:2021-09-11 18:07:14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9月11日—9月17日是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宣传周,为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小编整理出一些知识题,将与大家一起学习,帮助大家在突遇地震灾害时作出正确反应,让我们共同参与,看看你对地震知识掌握的如何。

单选题

1.地震时,人们往往先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的到达警告人们尽快做出防备。

A.纵波    B.横波    C.面波

2.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 )。

A.楼房    B.房屋    C.悬挂物    D.道路

3.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 )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堡坎下    B.开阔地    C.广告牌下    D.建筑物旁

4.当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 )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A.布    B.湿毛巾    C.纸    D.手

5.地震发生时,以下那种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

A.切断电源、燃气源、火源    B.切断水源    C.关好门窗    D.立即外逃

6.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 )。

A.头部    B.胸部    C.双手    D.双脚

7.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当( )。

A.走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8.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是( )。

A.床下   B.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窗子边

9.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 ) 。

A.跳车

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D.坐在原位不动,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10.室内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 )

A.立即躲到桌子下    B.立即关闭煤气

C.立即到阳台上躲避    D.立即捂住口鼻。

11.地震发生后,你很幸运没有被压埋也没有受伤,但你知道附近有很多人被压埋,需要救助。此时,你该怎么办?( )

A. 按“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一施救

B.见一个救一个

C.先救熟悉的人,再救陌生人

12.在施救过程中,当发现压埋人员时,应首先采取下列哪项?( )

A.首先询问他身上哪里受伤了

B.立即用力把他从废墟中拉出来

C.首先清除压埋人头部周围的压埋物,使其呼吸通畅

D.立即去找人帮忙

13.当在同一废墟中发现多名压埋人员时,应采取的最正确的措施是:( )

A.逐个施救,直至把他们全部救出

B.先去救压埋浅的,再去救压埋深的

C.先在人员压埋处做好标记,然后去找人帮忙

D.先设法使压埋人员的呼吸通畅,然后再想办法施救

14.如果在地震中不幸被压埋,此时最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检查身体,看自己是否受伤

B.检查看看压埋空间里是不是还存在不稳定的建筑构件

C.持续呼救,希望外面有人有听见

D.找找看身边有无饮用水和食物

15.我国古代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它出现在距今( )。

A.两千多年前    B.五百多年前    C.一千八百多年前    D.一千二百多年前

16.我国古代的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

A.李四光    B.沈  括    C.祖冲之    D.张  衡

17.堰塞湖是( )造成的湖泊。

A.放炮开山    B.人工挖掘    C.地震引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堵塞江河

18.以下堰塞湖抢险避险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奇迹的是( )。

A.汶川地震唐家山    B.叠溪地震大小海子    C.泸定磨西地震

19.汶川地震属于( )地震。

A.火山    B.构造    C.陷落

20.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天然地震属于( )地震。

A.陷落    B.构造    C.火山

(答案下期公布)

(责任校对:刘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