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
来源:河南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中心(宣教中心) 时间:2022-02-22 10:42:0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又到开学季了,每年这个时候,“开学第一课”该上点儿啥就成为大众讨论的一个话题。作为一名奋战在防震减灾道路上的科普工作者,小编觉得“开学第一课”当然要讲讲地震安全,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地震安全意识,教会他们如何在极端环境中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开学第一课_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142.png


面对地震,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 正确认识地震

在地球形成至今46亿年的演化历史长河中,地震始终伴着地质构造运动存在着,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也是造就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轮廓,形成山川、峡谷等不同类型地貌的重要起因之一。

总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这儿很安全吧?不会发生地震吧?实际上,下一次地震总是存在的!地震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关注地震,就是关注生命和财产安全。尽管至今人类尚未完全认识地震,但是对待地震的态度和方式不同,结果也将截然不同。我们不能避免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正确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地震,科学有效地预防地震灾害,努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 平时我们该了解什么?

亲爱的同学们?你了解你们学校的紧急疏散图吗?你认识避难场所的标志吗?你参加过应急演练吗?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平时该下的功夫。

开学第一课_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517.png


熟悉你所在的环境

开学第一课_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519.png


了解应急避难场所相关标识


➤➤➤ 必须get的“避险技能”

“避震原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来了,别慌

地震来了不要慌,

冷静头脑才最棒。

不推挤,不乱跑,

安全地方去躲藏。

开学第一课_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709.png


如果遇到了地震,最重要的是不要慌张,要镇静,只有选择正确的避震方法,才能保护好自己。许多实例都告诉我们,沉着应震效果好,惊慌失措害处多。

开学第一课_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794.png


地震发生时,要记住四件一定不能做的事:千万不要到阳台上去;千万不要靠近窗户边;千万不能乘坐电梯;千万不要跳楼。避开人群,不要乱挤乱拥。如果挤在人群中无法脱身时,不要往相反的方向跑,要跟着人群向前移动,注意不要摔倒。

避震姿势要记牢

低下头,护住脑,

避震姿势要记牢。

靠在墙角曲身体,

身体重心降最低。

开学第一课_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1026.png


蹲下或趴下,尽量蜷曲身体,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坐垫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部和脖子。

避震方法有诀窍

在家躲在小空间,

在校桌旁较安全。

户外选择开阔地,

车里抓牢防撞击。

开学第一课_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1205.png


家里:如果住在平房,房外开阔,没有坠落物掉落,可迅速跑到房外,或躲避到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旁)边。如果住在一、二层楼,楼外开阔,没有坠落物掉落,可迅速跑到室外,来不及跑时,可就近躲避。在其他楼层,可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躲避,也可以躲在内墙角、暖气、坚固的家具旁边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顶层的可向楼顶跑动

开学第一课_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1373.png


学校:在教室内,如果教室在平房或一、二层楼,房外开阔,没有坠落物掉落,可迅速跑到房外。三层楼以上来不及往外跑的,应听从老师的指挥就近躲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震动过去后,按照平时地震演练的路线,迅速离开教室到达安全的地方。在操场或室外时,可以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开学第一课_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1546.png


公共场所:在商场、电影院、展览馆、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除了门口的人可迅速跑出去外,其他人员要采用就近躲避法,比如蹲在立柱、结实的柜台、书架旁边。注意用背包等物品或双手保护头部;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避开大型货架、玻璃门窗、玻璃柜台等;千万不要慌乱拥挤,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秩序地撤离

开学第一课_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1706.png


户外:要就近选择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的烟囱、立交桥等;避开危险物或悬挂物,如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大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的场所,如旧房屋、危墙、狭窄的街道等。

开学第一课_这些防震减灾知识你get到了吗?1833.png


如果你正在公交车或地铁里,要快速抓牢扶手,以免碰倒或摔伤;降低身体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后再有秩序地从车门下车。

(责任校对:刘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