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秘地震台 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来源:管志光 张婷婷 时间:2018-04-23 14:17:3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4月19日13时,豫北的温度一路攀升,直逼30摄氏度,仿佛一下子从春天步入了夏天。这时,人们也许正在午休,然而河南法制报记者马国富、大河报记者侯梦菲、河南商报记者高鹏,在上午完成安阳市的采访任务后,顾不上休息,驱车一个多小时,赶赴位于浚县浮丘山的地震台采访。

浚县地震台始建于1976年,是唐山大地震后河南省建立的首批地震监测台站。四十多年过去了,地震台已被浮丘山景区的建筑物所包围,如果没来过这里,就是导航定位也不容易找到。我们在古城的小巷子里转了好久才到了地震台的门口,台长赵晖已焦急地在此等候了多时。

由于地震台站座落在景区,建筑物都是仿古的,整个小院古朴典雅,春意盎然。但记者们还没顾得欣赏此情美景,就被赵台长引进会议室,听取地震台工作情况介绍。他从建台初期的模拟地震观测,讲到现在的数字化观测,俨然浓缩成一部地震监测的发展史。特别是讲述到地震人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记者们被他们默默无闻、为人民站岗放哨的精神所感动。

听完介绍,记者们参观了该台的地震监测设施,了解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大河报记者侯梦菲对地震仪和强震仪的功能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就震级与烈度之间的关系,强震观测数据在服务于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作用等问题,与赵台长进行了深入探讨,表现了强烈的敬业精神。

在地磁观测房旁,赵台长告诉记者,按照地震观测规范的要求,地磁观测室不仅要保持地下室内的恒温恒湿,还要消除铁磁性物质对地磁观测的影响。地磁观测房建设时,所用材料均经过专门检测,其中水泥为无磁性特种水泥。每建设30厘米就要检测一次,防止铁磁性物质混入。整个观测房没用一个铁钉,而是选择玻璃纤维代替,就连地下观测室上面的黄土覆盖层也经过了专门的过滤,确保黄土中没一点铁磁性物质,从而提高观测的精度。为了保证观测仪器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很少靠近它,一旦靠近,必须确保身上没有任何铁磁性物质,包括钥匙、手机等,因为任何铁磁性物质的靠近,都会影响观测精度。记者们虽然未能一睹地磁观测仪器的真容,但都表示了理解,体现了对科学的尊重。   

在地震观测室,记者们与正在值班的路中慧、雷宁两位同志进行了亲切交谈。他们都是外地人,上有老下有小,长年累月在这里值班工作,且不说工作枯燥,关键是很少能照顾家里,但他们无怨无悔,坚守奉献,记者们对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肃然起敬。

告别浚县地震台,在去濮阳市的路上,多年从事防震减灾采访报道的资深记者侯梦菲,颇有感触的对我们说:“地震台的干部职工,尽管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和专家,但他们纯朴善良,对人亲切随和,对工作的一丝不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尊敬的一个群体。”

听了,我们不禁为之动容……

(管志光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