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来源:应急技术中心 时间:2018-03-19 09:09:0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7月27日,在唐山地震41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郑州召开河南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新闻发布会。省地震局副局长刘尧兴介绍了河南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河南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涉及市县地震部门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震害防御处、应急技术中心和安阳、濮阳市地震局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刘局长.jpg

刘尧兴指出,近年来,在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制机制,坚持项目带动,夯实防震减灾基础,全省市县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成效显著,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富有河南特色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法制保障”的防震减灾工作新格局,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刘尧兴指出,《河南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中确定的6项主要任务和4个重点项目,各市县地震部门是任务和项目实施的主体,要切实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这些重点项目如期、高质量的完成。

刘尧兴强调,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是全省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提升基层防震减灾能力,有效防控地震风险,密切防震减灾工作同人民群众关系的基础,在强化地震灾害预防,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继续关心和支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新闻界大力宣传市县防震减灾工作,为实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把“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而共同努力。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郑延保主持了新闻发布会,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大河报、大河网、河南商报、东方今报、郑州日报、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郑州电视台,以及中央驻豫和香港驻豫等新闻单位参加了发布会。

嘉宾介绍:

刘尧兴(河南省地震局副局长)

宋桂林(河南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

杨忠英(河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

梁顺德(安阳市地震局局长)

王文旭(河南省地震局应急技术中心主任)

曹秀亮(濮阳市地震局局长)

香港卫视的记者:请问什么是群测群防工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

宋桂林: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群测群防工作是我国地震工作特有的内容和形式。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恩来总理三次亲临地震现场,并发出了“要群策群力,不仅要有专业队伍,还要有地方队伍和环绕在专业队伍周围的专业群测群防队伍”的号召,从此开始我国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在1970年的第一次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上得到正式确认,在1975年海城地震后得到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地震部门强调了群测群防工作中的防御的成分,进而开始引导全社会更多地关注震灾预防。

近年来,我省各市县以推进“三网一员”(地震宏观异常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不断加强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建设,建立了岗位补助制度,促进群测群防工作规范化运行。实现管理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工作队伍,构建纵向畅通、横向联合的群测群防工作体系。截止目前,我省共建有群测群防测报点2085个,主要进行电磁、水位等地震测项观测。

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历了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发挥了它特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为专业地震队伍提供各种宏观异常信息;第二,宣传普及了地震知识;第三,激发了广大城乡群众对参与地震灾害管理的热情,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提高了民众自救互救能力;第四,群测群防骨干队伍为震后灾情速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回答完毕,谢谢!

宋处长.jpg

河南日报记者:请问我省农村地区抗震设防工作情况如何,地震安全农居建设和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杨忠英: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我省农村地区整体抗震能力较差,大部分村民住房没有进行抗震设防。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在地震高风险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014年,省委2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要求在我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要求:“要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2016年,中央和省财政共安排资金13.17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高烈度区抗震改造15万户。2017年,中央和省财政共安排资金6亿元,第一批安排农村危房改造、抗震改造4.2万余户。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1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豫政〔2011〕89号)要求,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每个乡至少建立1个农村地震安全服务站,非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1个农村地震安全服务站。市县地震部门积极推进地震安全农村服务站建设。依托乡(镇)政府,建设地震安全农居服务工作机构,明确乡镇科技副乡(镇)长防震减灾工作负责制,以服务站为依托,结合实际,强化农居抗震性能普查、自主新建房屋入户宣传、新建住房报备“三项机制”落实。很多市县还编制了农村民房抗震技术挂图,开展农村建房服务与指导,提高村民建设抗震房屋的认识和自觉性,逐步改变农村地区地震不设防的现状。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地震安全农居服务站300余个。

有地震必有断层,地震活断层被称为地震的“元凶”。近年来,郑州、南阳、安阳、焦作、新乡市先后完成了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洛阳市正在进行野外工作,濮阳、驻马店、三门峡市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开封、商丘、鹤壁市已经政府批准立项,全省完成和正在开展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的省辖市达到12个。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成果,广泛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国土利用、城市建设、抗震防灾规划,为重大工程选址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事例如下:

郑州市老鸦陈到南阳路一带被确定为地震活断层已经有多年,随着郑州市地震活断层探测项目的实施,这个活断层最终被确诊为非活断层,使郑州市区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不必过多地考虑这些断层的影响,为确保土地使用效益最大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阳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利用地震活断层探测项目成果,保障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在服务京九高铁安阳段建设中,根据项目成果,将高铁线路安阳段由京珠高速公路西侧向东移至京珠高速公路东约3公里处,充分保障了安阳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高速公路的地震安全。

焦作市在对盘谷寺-新乡活断层沿线城市规划、建筑物抗震设防时,充分利用地震活断层探测的成果,针对正在规划的市重点项目--高端商务区,焦作市地震局向政府专题汇报,提出调整高端商务区规划的意见被采纳,消除了地震安全隐患。

南阳市在农运会场馆项目、鸭电三期、南阳市城乡统筹规划等重点项目设计、规划中都利用了地震活断层探测成果,保证了南阳市重点项目的地震安全。

我回答完毕,谢谢!

杨处长.jpg

光明日报记者:长期以来,农村是防震减灾宣传的薄弱地区,请问安阳市是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的?

梁顺德: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弱, 农民防震防灾知识缺乏,农房抗震能力普遍较低,农村防震减灾任务十分艰巨。长期以来,我市把探索实践农村地区宣传模式作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安阳实际,突出“三个一”建设,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触角延伸到农村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是建设一个立体的宣教服务平台。依托乡镇科技工作,建设覆盖全市农村地区62个乡镇的地震安全农居服务站。探索“互联网+”宣教模式,利用网络、微信、移动通信平台、新闻媒体、乡村广播等,构建多位一体的宣传平台。五年来,地震安全农居服务网点击量达30多万次,对乡村干部、党员、建筑工匠、村民代表等发送防震减灾短信息30余万条,微信公众号关注达20万人,服务农村自建安全房万余户,两级新闻媒体播放或刊登宣传防震减灾知识30余次,制作防震减灾流动宣传版面百余块,印发《地震百问百答》书籍、《地震安全农居建设》挂图等宣传资料上万套。

二是打造一支“能说会道”的宣讲队伍。依靠社会力量,组建市县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团,邀请地质、法律、地震等专家、学者担任讲师,制作标准课件、定期培训、提升宣讲效果。结合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由各乡镇、村学校教师担任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员,将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教育内容,加强对农村在校生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教育,实现农村防震减灾宣传“从娃娃抓起”,并通过教育一个娃娃带动教育一个家庭。发动社会群众,组建“三网一员”和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采用分层管理、定岗定责、定期培训的模式,提升队员专业素养,通过他们对所在乡镇和身边人随时随地宣传,强化农民朋友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群测群防工作水平。目前,我市市县两级宣讲团聘用宣讲员百余人,农村地区省市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40余所,学校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师百余名,“三网一员”队伍2797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551支。2016年,我市组织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比赛活动,依次针对农民、学生和干部等三个受众群体分组进行比赛,一批面向农村的优秀宣讲人才和宣讲作品脱颖而出,为防震减灾知识宣讲进农村工作增添了“新生力量”。

三是构建一套农村防震减灾宣教长效机制。首先是建立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机制。目前,我市所辖四县四区有115名副区长、乡(镇)长担任防震减灾助理员,切实发挥各级政府在农村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第二是持之以恒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讲进百村活动。该活动是我市结合实际,为农民朋友“量身定做”的面对面的宣讲活动。活动自2012年开展,五年来,市县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团成员走村入户,定期活跃在县(市、区)乡村的大队部、文化广场、学校广场等场所,把防震减灾知识送到农民朋友的家门口。目前,已宣讲行政村千余个,基本覆盖了全市农村地区,在提升广大农民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农村新建、改建房屋地震设防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三是推进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工作。今年4月,我市启动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随着创建工作的全面铺开,农村防震减灾宣传经费投入、农房技术服务咨询和村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地区防震减灾能力必将得到新的更大的提升。

我回答完毕,谢谢!

梁局长.jpg

大河网记者:请问我省市县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情况如何?

王文旭: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河南省地震应急预案规定,地震发生后,灾区所在地省辖市、县(市、区)政府立即启动本级地震应急预案,开展先期处置、自救互救,组织基层抢险救灾队伍实施人员搜救、医疗救护,开放应急避难场所,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防范次生灾害,维护社会治安,同时提出需要支援的应急措施建议,领导和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我省在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承担各类灾害事故救援工作。市县地震部门组建有地震现场工作队。为加强地震应急协作区域联动,实现地震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我省豫北、豫南分别组建地震快速应急联队。联队以最先到达现场、最先传出信息、最先投入抗震救灾、最先提出决策建议“四个最先”为目标,建立有协作联动制度,每年进行联合演练,有效提升了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是一个技术平台,主要组成包括:信息网络基础平台、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系统、防震减灾综合信息发布服务系统、地震现场移动应急平台系统等。按照“震时指挥”和“平时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地震应急时,根据地震应急指挥工作的需要,快速产出震区的地震信息专题产品及应急指挥决策建议,为科学、高效、有序的抗震救灾指挥提供技术保障;在平时满足单位视频会议、震情会商、日常业务交流等多媒体信息服务需求。

目前,我省有14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县、6个县建成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实现与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互联互通,有效提高了地震应急指挥的保障能力。

我回答完毕,谢谢!

王主任.jpg

河南电视台记者:目前全省正在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市县创建工作,请问濮阳市在创建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曹秀亮: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是保障国家地震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衡量一个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新标杆。濮阳防震减灾工作连续14年在全省评比中位列前3名,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保持了全省第一、全国先进。防震减灾示范县、示范企业、示范社区、示范学校创建成果丰富。已创建成功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1个、国家和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3个、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3所,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先进行列,已具备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的基础和条件。根据省地震局的要求,濮阳市政府决定开展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目前各项创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应对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示范创建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标准高、要求严,需要政府的统一领导、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濮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第50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的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把7类34项创建指标和88项工作任务分解到了70多个部门和单位。提出要以创建为抓手,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市联动、全民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提高城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做出更大贡献。

二、项目带动,全面提升。为实现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市的目标任务,积极实施中国地震局规划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配合省地震局在“十三五”期间建设中原油田地震应急救援培训基地项目,在全省率先建成了“一县一台、一市一中心”项目,开展了重大工程和房屋建筑抗震性能抽查工作,进行了地震安全风险评估。目前,正在开展濮阳市活断层探测项目。通过实施项目带动,不仅丰富了示范创建内容,地震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三、创新驱动,整合资源。坚持创新驱动,把最新科学技术引入创建工作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整合各县区、各部门资源,利用市行政服务中心并联审批平台,与发改、住建、土地、规划等部门信息互通,联合开展抗震设防管理服务;与市委宣传部、各新闻媒体机构合作,及时发布防震减灾新闻信息,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集成公安、民政、安监、通信、电力部门的应急指挥信息,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应急指挥联动能力;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平台,把地震部门掌握的地下地质构造分布、地震活动性等情况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四、广泛参与,惠及全民。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直接惠及全民和全社会,使广大民众切实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居住环境改善和地震安全成果。这就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使参与的过程成为提升防震减灾意识、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市联动”的过程。为此,我们制定了明确的创建指标,并将指标落实到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动员全民积极参与,共同建设好我们安全美好的家园。

我回答完毕,谢谢!

曹局长.jpg